佛尊釋迦牟尼講經傳法。有一天,聖者曼殊室利憂心重重地對佛祖說:"世尊您住世的時候,我們能眼看佛容,耳聽佛語,心有所皈依;如果祖師涅槃離世,一切有情將依止何處呢?"佛祖聽過,含笑無言,接著從他身上,發出四道光,分別照射到大梵天羅延天、帝釋天和工巧之神毗首羯摩身上。於是,大梵天奉獻五種珍寶,請毗首羯摩塑造了佛陀的報身像;帝釋天奉獻了因陀羅寶、綠色寶、妙莊嚴寶等天上五寶和金、銀、珍珠、珊瑚、藍寶石等人間五寶,請毗首羯塑造了佛陀十二歲身量的化身像。釋迦八歲時,身量如藍毗尼園的台座那麼高,十二歲時,腳踏舍衛城的門坎,頭部觸到門楣,這是他那時候的身量。這就是佛八歲等身像和十二歲等身像的由來。
毗首羯摩熔化了各種寶物,鑄造出佛陀十二歲身量的化身像。顏色像熟金子,一隻手做結定的姿式,另一隻手做壓地印的姿式。相好莊嚴,慈和美妙。據說凡是見到這尊像的人,都能夠解脫三毒的痛苦,生起真實的信仰,具足一切見、聞、念、觸的功德,與見到了佛陀本人一模一樣,沒有絲毫差異。當時佛祖住世,親自為身像開了光,散花如持,最後藏於印度金剛座寺。
唐太宗李世民掌政的時候,吐番贊普松贊干布請婚,將聰慧美麗的文成公主許配給他。臨行之際,唐太宗決定將中華國寶、供奉在洛陽白馬寺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賜與文成公主攜同進藏,作為修習佛法的本尊。當時專門打制了一輛手推車,裝載釋迦牟尼佛像,長途跋涉數千公里,從長安城一直推到拉薩。
在文成公主來藏之前,藏王松贊干布的尼泊爾妃子也攜帶一尊釋迦牟尼八歲等身佛像明久多吉到了拉薩。於是,在藏王松贊干布的主持下,尼泊爾公主修建了大昭寺,供奉釋迦牟尼八歲等身佛像;文成公主修建了小昭寺,供奉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兩座寺廟無所謂大小,它們同一天開工,同一天落成。大昭寺門向西,小昭寺門東向,寄託著兩位公主對家鄉父母的眷念。
大小昭寺修成後不久,出現了兩尊釋迦牟尼佛像互相換位的事情。據說藏王松贊干布去世後,孫子芒松芒贊繼承了王位。當時盛傳武則天皇帝要派出大軍攻打拉薩,奪回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吐蕃王臣在驚恐之餘,匆忙把這尊佛像轉移到大昭南鏡門裡面隱藏,並用泥土封好,上繪一副文殊菩薩像。同時把大昭寺的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明久多吉挪到小昭寺主殿供奉。
公元八世紀初,唐中宗將金城公主許配給吐蕃贊普赤德祖贊,狗年(710年)從長安到達拉薩。金城公主說:"我要看看祖奶奶公主(指文成公主)的供養處--釋迦牟尼佛像。"她到了小昭寺,向每尊佛像獻了供養,沒有找到釋迦牟尼佛像;然後來到大昭寺,先給諸佛像上供奉,再找釋迦牟尼像,也沒有找到。金城公主說:"根據有關大昭寺的記載,寺廟中共有五間佛堂,如今只看到四間,定然還有一間隱蔽的內佛堂。"於是便在佛殿的牆壁上到處敲擊,敲到殿中一處向內凹入牆壁上的門坎的下部時,牆上出現了裂縫,便挖去泥皮,發現一門,打開門,果然看見內藏釋迦牟尼金佛像,金城公主大喜道:"要為祖奶奶文成公主的佛像舉行'現面'典禮!"馬上擺獻了盛大的供奉。金城公主將佛像安置在殿後淨香室中心,建立了供祀之制,從此這尊神像成了大昭寺的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