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世紀以前,雪頓節是純粹的宗教節日。在青藏高原每年夏季的六七月,天氣漸暖,百蟲驚蟄而出土活動。為了避免傷害生靈而違背了佛祖釋迦牟尼不殺生的戒律,藏傳佛教格魯派規定每年藏曆六月十五日至七月三十日之間,不准僧人出寺活動,要在寺院中靜行長淨、夏安居。僧人直到解制後才能出寺,而每當到這個時候,當地的平民百姓都要取出酸奶向寺院裡的僧人供奉。同時在拉薩哲蚌寺舉行歡慶節,演出藏戲,哲蚌寺也就成為了雪頓節的活動中心,節日逐漸有了「哲蚌雪頓」之名。
到了第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的時候,在「哲蚌雪頓」時候,還調集西藏各地區的藏戲團前來演出。五世達賴移居布達拉宮後,除規定每年藏曆舉行「哲蚌雪頓」的頭一天在哲蚌寺首演外,又規定第二天到布達拉宮演出,然後在拉薩和西藏各地巡迴演出。18世紀後期,羅布林卡建成後,成為達賴的夏宮。公元1913年依照十三世達賴喇嘛的決定,每年「哲蚌雪頓」都要在羅布林卡首演,同時允許平民百姓進入觀看演出。相沿下來,就形成了群眾性的娛樂活動,雪頓節也由此得名。
雪頓節這一天,哲蚌寺在寺外的山坡展出一幅高30米寬20米的絲織大佛像,當天善男信女雲集,紛紛向佛像拋擲哈達,如同雪花紛飛。
作為節日的序幕,哲蚌寺展佛是令人矚目的儀式。哲蚌寺,是公元1416年由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四弟子降央曲結所建,是西藏最大的佛教寺院。曬大佛的儀式就在哲蚌寺進行。展佛的時辰將臨之際,伴隨着響徹山谷的法號聲,近百名僧入捋宛若長龍的絲織強巴佛像巨幅唐卡從哲蚌寺措欽大殿緩緩抬出,向哲蚌寺西側的專用展佛平台上方行進。巨大的唐卡由上而下徐徐展現,巨型唐卡約長寬30米,略呈正方形,中間為佛祖釋迦牟尼,左手託缽,右手作降魔指地印,周圍有菩薩、保護神等。
人們朝佛像獻哈達、錢幣,頂禮膜拜,祈禱。佛像長卷展現於高山之間,人們在十幾公里之外都可遠遠地朝拜它。在展佛的同時還要舉行頌經、吹法號等盛大的佛事活動。巨幅唐卡平日深藏於寺院,人們只能在一年一度的展佛節上,才有緣觀瞻。從保護唐卡的角度來看,定期晾曬是有好處的,因此“展佛”又叫“曬佛”經過不到一個時辰,大佛被重新捲起,抬回到措欽大殿敬奉,只有待到來年此日才能再次向世人展示。
藏戲演出為另一重頭戲。從雪頓節的第二天開始,在羅布林卡、布達拉宮對面的龍王潭公園內,藏戲隊伍每天不停歇地從上午11點直唱到暮色降臨。據說,因為時間有限,這已經是提取劇目中的精華部分,否則一出戲會唱上幾天,表演者自得其樂,觀賞者更是樂此不疲。在藏曆七月初一的那一天,拉薩等西藏各地的居民來到羅布林卡,觀看來自拉薩、日喀則、窮結、雅礱、堆龍德慶等地的藏劇團和戲班子、舞班子、打鼓舞隊的聯合演出。初八以後,各劇團到拉薩地區各處演出,8月上旬個劇團回到本地,同時,全藏區、村、村寨所有民間藏戲團體和帶有戲劇性質的藝術表演團隊,和僧俗一起狂歡。
卡墊鋪在草地上,親朋好友閑適地圍坐在一起,擺上一路背來的青稞酒、酥油茶,還有自己做的各種藏式點心,很多藏民一邊聽著藏戲,一邊搖著手中的轉經筒,或是捻著佛珠。藏戲的故事,有《諾薩法王》、《文成公主》等,其高亢動人的唱腔、抑揚頓挫的獨白、神奇瑰麗的面具、古樸肅穆的服飾、優美動人的舞姿,歷經600余年的洗練,藏戲散發著一種渾然天成、底蘊豐厚的獨特魅力。
藏戲表演是雪頓節的精髓。經歷600多年的傳承和發展後,傳統藏戲表演以其獨特的舞韻、嘹亮的唱腔、華麗的服飾、古樸的面具、多彩的劇情……展現着藏戲藝術的魅力。對於亦教亦世俗的雪頓節而言,每年的藏戲表演起到了溝通神人的樞紐作用。融入藏戲表演的內容既有娛神的功效,更有娛人的歡樂。藏戲表演形式隨着時代潮流在不斷變化。比如從單純的廣場舞走向舞台,而其改革發展創新最大的特點就是除保留部分特色極為強烈的人物面具外,大多數人物即演員不再用面具進行表演了,而是採用化裝表演,其人物藝術特色更加鮮明。
雪頓節是每年藏歷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傳統的節日。在藏語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頓"是"吃"、"宴"的意思,雪頓節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奶子的節日,因此又叫"酸奶節"。因為雪頓節期間有隆重熱烈的藏戲演出和規模盛大的曬佛儀式,所以有人也稱之為"藏戲節"、"曬佛節"。
藏族人民是非常喜歡過林卡的,每逢雪頓節的前七天,人們或集體或一家人,拿上繩子或石灰在林卡的草坪上圍上一圈,意為此地已占據。雪頓節那天,人們早早地來到林卡內,搭起色彩斑斕的帳篷,在地上鋪上卡墊、地毯,擺上各種酒和飲料、菜肴等節日食品。在挺拔的白楊樹下,綠蔭茵的草地上,美麗的河畔溪邊,都可見到身著艷麗服裝的藏族群眾,或合家而出,或約請親友,人們三五成群,在帳篷內狂歌暢飲,同時還玩耍諸如藏棋、藏牌等游戲。跳舞、唱歌更是他們的拿手好戲,自娛自樂的情景更是到處可見,擺攤設棚,供應遊人。下午,各家開始串幕作客,主人向客人敬三口一杯的"標准聶達"酒,在勸酒時,唱起不同曲調的酒歌,各帳篷內,相互敬酒。